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20的文章

【業績成長關鍵】母親節促銷活動結束後,業績直直落怎麼辦???

圖片
很多從事零售業的公司 ( 商家 ) ,在節慶促銷活動結束後,市場買氣瞬間消失不見,生意直直落下,無論使用任何促銷方法也無法讓業績止跌,久而久之就會衍生出一套: 節慶結束後,業績下滑看似正常的理論 。於是乎就有很多公司在這時做所謂的 : 員工教育訓練月, 為自己的無能做掩護,做出看似合理的政策。其實說穿了,就是公司拿不出任何辦法來承接節慶所帶來的 「 買氣」。而有些公司甚至異想天開的想「自創買氣」、 「 自帶流量」做了一些複雜的「線上線下」與顧客互動的行銷手法。殊不知這只是勞師動眾,騷擾客戶無效用的行銷方法!   在台灣零售業一年有三大買氣 : 春節、母親節以及百貨公司周年慶。這三大節慶買氣所創造的業績總和幾乎占了年度業績的 2/3 ,若其中有一檔期的促銷活動不理想,整年度的業績應該就呈現下滑的狀況,少則個位數百分比的下滑,多則 2 為數百分比的下跌!若在三大節慶買氣結束後,又沒有任何有效的促銷活動去 「 補足」節慶所損失的業績,那這一整年度你所經營的公司 ( 商家 ) 業績應該是很慘!   「節慶買氣」是大環境所製造出來有目的性購買的氛圍,時間一到買氣立即消失,即使你想要用節慶促銷活動的方案延續下去做銷售,效果絕對不會好。那要如何操作節慶買氣結束後的行銷方法? 其實不難!我自身從事零售業多年,整理出一套簡單又有效率的方法,現在分享給大家,若你能拋開己見,試試我的方法,說不定你所經營的公司 ( 商家 ) 業績就能止跌回升!   方法只有一種:與顧客、員工和公司「創造三贏」促銷法! 首先 : 要承接節慶買氣後最好的方法是 - 「出清庫存品」促銷活動 。做法很簡單;整理出公司要去化庫存的商品、種類及數量,然後用很直白的方法:例如 : 「精選商品回饋 : 買一送一」 ( 名目你可以自由發想制定 ) 促銷活動。   第二 : 制 定店櫃 ( 賣場 ) 人員:「獎勵辦法」 。讓員工有動力有目標的去推銷 - 「 庫存品」。例如 : 凡銷售庫存品達 50 件商品,每件衣服可加抽 $10/ 件,若銷售達 100 件,每件可加抽 $15/ 件並有資格可參加「加碼獎金競賽」活動取前五名 ( 名額 / 獎金 / 獎品你可自訂 ) 。這個目的很簡單: 讓所有的銷售人員焦點都集中在「去化庫存商品上」努力的清貨 !看到這裡有些人心中會有個疑問:都降價促銷賣了...

【服飾店經營】經營服飾店目標設定很重要,讓你的店鋪成為「連鎖品牌」!

圖片
開一間服飾店是很多年輕男女創業的第一步,因為入門檻不高,貨源容易取得,預備資金可承受 ,所以是小資男女創業的第一選擇 。 但很多服飾店一開張後,短則三個月 - 六個月收攤,長則一年就打包走人另尋地點再戰。為何當初用心籌劃的生意,經不起現實的考驗,經營沒多久就關門收場。是大環境不好?還是商品不對?地點不好?競品太多? … 等等。以上的種種原因都不是重點,最重要的是: 「 目標設立」! 「 目標」? 很多人一看到這裡就會心中或腦海浮起一些字句, 「大叔!你是在哈囉嗎」?我沒有在哈囉喔!我是陳述一個事實。 大家可以想想,現今知名連鎖服飾店品牌; uniqlo 、 giordano 、 ZARA 、 H&M… 等,哪一個不是開服飾店?賣場裡所販賣的商品跟你自己經營販售的產品類別有所不同嗎?你也許會想;這些品牌是跨國連鎖企業ㄟ,所有的品項種類、數量跟我所自營銷售的店鋪差的十萬八千里,哪能相提並論?不要忘了,這些連鎖服飾店一開始也是由一家店舖開始一步步的經營起來! ( 懷疑的人去看看這些品牌的自傳或經營史 ) 。那為何這些服飾品牌會成為跨國連鎖企業,而你開的服飾店卻沒賺錢無法生存? 你跟他們的不同在於 「目標」設定!你想看看一開始你開服飾店的初衷有可能是;做一個快樂的店家、不用看老闆臉色、開個小店讓自己自足即可、開店賺大錢達到財富自由、開服飾店可以到國外採購喜歡的商品再分享給客戶 … 等等。 「理想的目標」一堆,但經過了三 - 六個月後就被擊垮了。因為一開始的目標設定不對,往後走的方向也會偏差,執行的過程中也後往錯的目標前進,最終究會以失敗收場。 知名品牌連鎖服飾店開店時,他的創辦人一開始 「 目標設定」 一定是往 「公司經營」 去運作,絕不會是往「店舖經營」去執行。所以,在籌劃期一定是以 「 如何讓公司生存下去來思考」 ,所訂定的採購流程、行銷活動、商品外包裝、業務獎金計算、現今流的運作、帳務的處理 … 等等營運項目,完全以「經營公司」角度來思考,最終的目的就是『讓公司生存下去』而不是『個人』!因此,他們的服飾店在多年經營後成為跨國企業,而一般人皆以關鋪收場。 經營服飾店入門檻容易但失敗率也超高,它比經營小吃店還不容易 ( 做吃的看手藝,手藝好就有可能傳成好幾代。 ) ,若你開始籌畫服飾店時,心中或腦海裡沒有以「公司經營」為目標...

【如何做好銷售】顧問式銷售讓你跟客人都雙贏

從事服務業的你我,『銷售』是每日必發生的過程;有些店家每天來客數不少,但業績平平,有些店家每日來客數不多,但業績卻是「火」的很。這種現象在百貨商場、電商賣家或開個人工作室的自由業者屢見不鮮。尤其在自由業者的身上更容易看見,明明大家賣的商品 / 服務都一樣,為何別人生意就比你好,即便你降了價,免費贈送服務 ( 商品 ) 還是營運不起來?其實問題不在產品貨價格,而是出在於你的「銷售過程」, 有無挖崛潛在客戶、區分客戶消費差益、掌握客戶需求、提供問題的解決、售後的跟進與提醒下次回購 ( 服務 ) 的時間 。這就是一般所說的 「 顧問式銷售」模式。誰做得徹底確實,誰就能生存長久並且發大財。   傳統的銷售觀念都將客戶視為「上帝」一切以客為先,以為有好產品、好價格、高品質 ( 性能 ) 就能勝出。但常常事與願違, 因為你自認為的好,對客戶而言他並未能直接感受到 ,生意就自然而然的不好。所以常常努力了老半天後,還是拿不出辦法,最後只有放大招 - 「降價出清」。若降價出清還是沒效就準備結束營業走人了!   顧問式銷售強調在服務的過程中,要將客人當成朋友,為客戶真心推薦他的需求,成為顧問的角色,而不是將客戶當成提款機,欺哄拐騙硬塞商品給客人。好的產品性能、好的價格銷售,這些都是服務業必備的銷售基本要素; 而好的服務本身就是好商品 ,服務的本質在於溝通協調,因此,顧問式銷售者需將 「通溝、協調找出對的產品銷售給對的客戶」 ,為第一要務。   如何做好顧問式銷售?我整理了幾個小技巧,希望大家能參考並結合自己的商品加以變化,量身製訂成為自身的銷售話術。 首先 : 有效的開場白 ( 建立關係 ) 。關鍵技巧在於:介紹自己。準備一份 1-2 分鐘的介紹詞,真誠的跟客戶說:你是他 / 她今天專屬的服務員。 第二 : 有條理的詢問,探索需求。這步驟是要經過設計的問題,花點心思設計一個專屬妳產品的「銷售問題漏斗」,讓客戶在問問題的過程中,讓你找到他真正需求的商品,以減少往後銷售上遇到的售後問題。 第三 : 真心的聆聽。上帝給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,一張嘴巴兩支耳朵,為的是認我們多聽別人的話語,再經過大腦的思考才說出有效的話語。所以,在執行顧問式銷售技巧時,「聆聽」是非常重要的關鍵。仔細的聽客戶的問題,你才能推薦真正符合她需求的商品。 第四:有誠意...

【如何開店】經營會賺錢的店鋪,讓你不必為金錢煩惱!

開一間店鋪 ( 無論是餐廳、服飾店、手搖飲店、小吃店或個人工作室 … 等 ) 是每個人創業的第一步,但往往因各種因素,常常在開業的 3-6 個月間, 80% 以上的店鋪會收攤止血,剩下的 20% 中有 15% 會於一年內結束營業重返職場,剩下的 5% 中會有 3% 左右的人於 2-3 年內結束營業,而只有 1%-2% 的業者撐下來,繼續為自己的夢想打拼! 為何當初滿懷夢想計畫的創業夢,在短短時間就被 「 現實」摧枯拉朽的拖垮,幸運的人從返職場,部分的人從此親朋背離、意志消沉,消極的過著生活。其實當初滿懷夢想、計畫周詳的創業夢是沒有錯的 ( 我常常鼓勵人,工作 3 年 -5 年後若有機會創業就應該去實踐 ) ,但為何店一開下去,原先規畫的完全沒用,接著營銷出了問題,導致現金流不穩定,終究下台一鞠躬。原因不在於你原先的計畫周不周全 ( 因為你在創業時就已經在心中或紙上已擬好營運計畫 ) , 而問題出在於你無法掌握實際營運時所出現的狀況做出即時「應變」 。說穿了就是你 不了解「生意」的本質是甚麼? 「生意」是活的 ,他每天都會有變化,絕不可能按照你原先的規劃去走,死板板的讓你去執行他,因為我們經營的是 『人』 ,既然對象是 「人」就會有情緒,而人也跟自然環境有所關聯,就會產生我們不可控的變因。 所以創業開店做生意, 「人 + 環境」 這兩種因素才是生意好壞的根本。誰能每天掌握這兩要素,並做出對的應變,那就是在所你經營業種中的 「勝利者」 ,即使是賣臭豆腐的小吃攤,你也能經營成百年老店代代相傳。 有人看到這裡會存疑?創業最重要的不是只要產品好、手藝好、待客有禮即可?這些是創業的 「 基本要素」不是讓你的事業能 「 生存」下來的 「 關鍵因素」。在前段我有說到 「生意」是活的,「人」是有情緒的, 「 大自然」是會變化的,誰能掌握住這其中的變因,並做出對的因應之道,就能生存下來! 那要如何掌握 ? 如何做 ? 首先 : 訂定你每日業績目標即達成業績目標的商品組合 ( 若能細緻到每個時段更好 ) 。例如 : 開一家麵店的老闆,當日業績目標為 1 萬元,這位老闆就要知道並列出,根據他所賣的麵食種類,再加上各類副食品,湯品、小菜 … 等;要賣幾碗的麵食、湯品、小菜 … 等,才能達到當日 1 萬元的業績目標。 第二 : 每天檢視前一日的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