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0的文章

錯了就改,對了就分享!

最近上網觀看我訂閱一位youtuber的視頻,其中有一集他無意中提到了這句話: 「錯了就改,對了就分享」 ,那一刻我腦海中想的是 「人性」 二字。因為「人」在性格上大都是自私的;錯的、失敗的事情,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如何推離自身,而對的、成功的事,也一定會想到:這是我辛苦打拼下來的,即使跟別人合作完成,也絕對是我付出的最多,論功行賞,也是我最大份。所以,自視甚高,眼裡只有自己,最後所有人都離開,他還是不知自己的問題所在,一付「高處不勝寒」的觀念來麻痺自己,其實說穿了,就是「孤獨的草包」!   「錯了就改,對了就分享」 這個觀念說來容易,做起來可是完全挑戰人性的「自私」面,但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先調整心態,要有 「無我」 的觀念;心中無此觀念,即使你一開始是謙虛以對了,但到了「功成名就」爬上高位時,你就開始「自大狂妄」,有錯都是別人的錯,成功的事完全就是自己的『功勞』,一付全天下的人都是笨蛋,而自己才是有智慧的人,等到身邊的同事都離開了.他也是認為這些人是因為跟不上公司的「變革」,完全不知,他/她已經是一步一步走向衰敗之路,公司氣數已盡! 「錯了就改,對了就分享」 的觀念要如何落實下來到你自身的團隊中呢?! 首先:你要建立一個工作方法- 「每日上傳工作日誌」 這方法是要設計一個,在每日工作結束時就可即時書寫、回報的「工作表格」可利用現在 line群組中的記事本來做 ,不用太複雜,最好是妳教小一學生一遍他就會寫的表格,這表格要填寫的項目要有四項: 1.進行中的事2.已完成的事3.碰到困難的事4.成功(完成)經驗分享 這目的要做甚麼?! 「建立一個經驗傳承的分享平台」 。 再來:設計一個- 『獎勵制度』 ,記住,只有「獎勵」,要分為三種獎勵辦法: 1.月獎勵2.季獎勵3.年獎勵 每種獎勵需要有 「實質性、即刻性、可實現性」 的要素,不可訂一個延遲性或遙不可及的獎勵制度。獎勵的目的在於: 「可即時分享、感染於群組中」 。 以上兩種方法若你能做到並落實下去,你和你團隊的每一個人,絕對不會有「自私」的心態跑出來,因為這兩種方法都是往『正能量』的目標前進~ 「錯了就改,對了就分享」 是一個正向的觀念,他做起來不難,難的是你有無一顆 「謙卑」 的心(我說的不是「謙虛」);人有「謙卑」之心才會肯認錯、分享,與你/妳一起工作或相處的人才會拿出「真心」...

【團隊的經營】如何打造一個「會工作」的團隊!

從我接觸到零售業的第一天 , 即與不同的主管工作 , 無論主管頭銜大小 ( 組長、店長、區主管、區經理、業務經理、協理 、副總經理、老闆 ... 等 ), 我都必須與他們共事 , 完成公司所交辦的「目標」,在工作過程中有些主管真是令人不敢恭維! 主管的頭銜無論大小 , 會溝通協調訂定 「 共同目標 」 努力達成公司所交託的任務 , 才是 「真正的主管」 。曾經在職場生涯中碰到一個老闆 , 真的是讓我搖頭 ; 凡事親躬 , 凡事下指導棋 , 有錯是員工的錯 , 成功是自己厲害 , 你說他不認真 , 他又凡事操作 、 干涉 , 自以為比馬雲、貝佐斯、祖克柏 ... 等名人厲害 , 常常在會議上高談闊論 , 評論未來產業趨勢 , 年初時為公司制定目標 , 然後做到 5-6 月時又不了了之 , 公司的部門主管常常更換 , 一直嫌所聘請的主管不了解並積極的配合他所謂的「變革」 , 為這公司做事的員工沒有「成就感」 , 只有「挫敗感」 最後幾乎不歡而散 , 以至於原本是一枝獨秀、前途看好的公司 , 到最後被自己的「聰明」搞到一年不如一年 , 整個公司賴以生存的「產品」被競品鯨吞蠶食 , 然後又拿不出辦法 , 最後又使出他 / 她的絕招 - 「景氣不好」來告訴公司同仁要更努力積極的面對未來嚴峻的變化。說到最後問題還是在別人身上 , 而不是自己 , 真心希望他 / 她能將公司賣給別人 , 讓有能力的人能延續他的公司照顧更多的人 / 家庭。 很多主管 ( 老闆 ) 常犯了上述老闆的毛病 - 不會打造一個 「會工作」 的團隊 , 其實她沒有多高深的學問 , 各位去研究看看馬雲、貝佐斯、祖克柏 ... 等名人他們的成功其實只有一個方法 : 給員工 「 一個 」 清晰的方向 ( 願景 / 目標 )! 要如何執行才能讓妳的員工無論身處哪個工作岡位 , 都清楚知道自己的 - 工作目標呢 ? 身為主管 ( 老闆 ) 的你 / 你 , 必須知道兩件事 : 1.    清楚了解公司 - 核心產品 ( 能力 ) 是甚麼 ? ( 有時老闆會有大盲點 , 常把自己當初成功的方法當做是公司的工作準則要所有人認同照他 / 她的方法做事 , 完全不知之前成功的方式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絆腳石了 .) 2.    結合外部市場變化 , 做出經營方向...

【品牌經營】如何賣除臭襪,讓你賺大錢!

我於 100 年開始接觸除臭襪商品 , 那時除臭襪一雙售價不便宜約 $250-$350/ 雙 , 跟港商連鎖服飾店的素 T 差不多價格 , 但還是賣到 「 嚇嚇叫 」 , 周年慶營業額之高 , 已經超越一般連鎖服飾店的單櫃業績了 , 讓這些連鎖服飾業者 嘖嘖稱奇 ! 但很奇怪 到現在 109 年了 , 這些連鎖服飾店的經營者 , 似乎對 - 『除臭襪』這類配件商品不感興趣 , 而沒有正式的去規劃這門生意 , 導致讓現今以『除臭襪』為商品主軸的公司越來越多 , 進而壓縮到連鎖服飾業的業績 ( 百貨周年慶時最明顯 ), 這點 , 我是看不懂這些經營者是否懂得 - 「品牌生存」 之道啊 ! 話又說回來 , 『除臭襪』為何會大賣並且成為襪子的「標配」 ; 其實重點在於它解決了 『腳臭的問題』 , 是一個有「體感」的商品。然而『除臭襪』為何可以除臭 ? 簡單扼要的說 : 殺死腳部細菌 ( 抗菌 ) 、保持腳部乾爽 , 讓細菌不容易滋長繁殖 , 為主要方式而達到除臭效果 。其實製作除臭襪讓它有效果的方式有很多種 , 但我簡單的將它規劃成兩大類 , 讓大家較清楚 : 除臭功能 「前處理」與「後處理 」之分別。 第一 : 「前處理」 : 在製成『除臭襪』成品時 , 從原物料 ( 原棉 / 紗線 ) 就有除臭功能。 優點 : 除臭效果佳 / 長。 缺點 : 色紗較少 , 成本較高。 第二 : 「後處理」 , 在整雙襪子完成時再浸泡 - 『除臭藥水』讓襪子有除臭效果。 優點 : 售價便宜 , 花色多。 缺點 : 除臭效果較短 , 洗滌後會依洗滌次數遞減。 所以 , 建議大家如果要選擇除臭襪時 , 應該以使用功能去做採買 , 才會挑到 CP 值高的商品 ! 賺錢的生意就有人大量的投入 , 因為入門檻不高 , 而以致於現今 - 群雄並起 , 百家爭鳴 , 每個品牌都說自己的 「 除臭襪 」 有多厲害、多神奇 , 很像沒穿除臭襪的人 , 整個人生就是黑白的 , 穿了除臭襪就是人生勝利組 , 搞的所有品牌都說自己家的襪子除臭功能最強 , 連續穿 N 天 , 無效退費 ! 所以 , 開始就削價競爭搶奪市場佔有率 , 以致於價格大混亂 , 從 $39-$350 的都有 , 有如 10 多年前 - 「蛋塔之亂」一樣 , 相信再過 1 年 -2 年各除...

【經營品牌】如何經營品牌?什麼是品牌?!品牌又是甚麼?!

圖片
大多數開店 ( 或經營網站生意 ) 的經營者 , 常為了 「品牌」兩字 , 投入了非常多的心力 , 請人設計 logo 、命名 、註冊、籌備開幕活動 .. 等等 , 搞得昏天暗地 , 初期的蜜月期 ( 約 1-2 個月 ) 有生意 , 但一過後就開始下滑 , 然後又絞盡腦汁 , 想促銷活動 , 讓「品牌」得以延續下去 , 但根據統計 , 成立一家公司 ( 店鋪 )1 年後存留下來的剩 30%, 接下來能存活下去 2-5 年著剩 5%, 可見 , 經營公司讓「品牌」延續下去沒這麼容易。 「品牌」又是甚麼呢 ? 根據維基百科說明 : 「品牌」指的是產品或服務的象徵 , 它跟「商標」是不一樣的 , 「商標」指的是符號性的識別標記 ; 「 品牌 」 所涵蓋的領域,則必須包括商譽、產品、企業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的管理。因此,品牌不是單薄的象徵,乃是一個企業總體競爭,或企業競爭力的總和。說了這麼的正經八百 ,就 我認為說穿只有兩個字 : 「生存」。 「品牌」 = 「生存」 , 一家公司或店鋪 , 客人不買你的商品 , 即使妳背後有財團撐著 , 也只是苟延殘喘而已 , 終究走向關閉之路。商品有人買 , 妳就有錢去維持營運 , 包括開發新產品 , 讓整體能運作下去 , 公司或店舖 (1-5 人的小公司 ) 的每個人就有事做 , 而你想讓妳 / 你的 「品牌」能留給子子孫孫運作 , 那就必須有人一直買下去 , 所以 , 有時我們會看到街頭巷尾的小吃店 , 一代代的傳給他的子孫經營 , 那它的小吃店不管賣甚麼東西就是 「品牌」 , 因為它能 「生存」下來。 所以有些百年老店 , 不要看它舊舊的 , 有辦法存活下來 , 就表示她已經深植人心 , 這就是 「品牌」 。 若你想創業 , 無論是開公司或店舖 , 我建議你 / 妳不要發太多錢在「品牌」文書作業上面打轉 ( 如 : 算筆畫、顏色、字體、找代言人啊 … 等 ) 我不是說它不重要 , 而是應該要把錢花在如何接地氣 「讓顧客一直重複的購買你的商品」 ; 所以 , 你必須將錢花在 : 運用現今的「社群媒體」上 , 用最少的錢去建制跟推廣;如 : 運用在地社團做行銷 , 研究粉絲團的建立再投放廣告 ( 精準的受眾 ), 配合行銷活動增加流量,讓客人走到你的公司或店舖購買商品 , 建立 line@ 生活圈 , 做老客戶的經...

【銷售員的重要】如何做一個優秀的銷售員,讓店舖賺錢

在寫這篇文章時 , 讓我頓時回想到 20 多年前 , 我因著貪圖多賺點錢 ( 那時底薪才 $15000 的年代 ) 而在港商零售服飾品牌應徵 「 銷售員 」 時 , 自告奮勇的前往 「夜市」地點上班 , 因為有多 $1000 左右的夜班津貼 , 以及每月 $10,000-$15,000 左右的抽成獎金 ( 拍買時更多 )+ 作帳津貼 + 達標獎金 , 讓我每個月平均約有 $30,000-$35,000 的收入 , 在當時比同年紀的朋友 / 同學賺的多 , 因此讓我在「零售服飾業」做的非常起勁 ! 以前或現在很多人都瞧不起「銷售員」這個職位 , 因為要去幫客人做服侍的工作 , 但我卻樂在其中 , 即便我現在 50 多歲 ,2019 年 11 月下旬 , 還與一群同事在一家專櫃創下一天「一百萬」的佳績 , 而且只賣配件商品而已喔 ! 可想而知 , 即便你 / 你的品牌很知名 , 你的產品非常優質 , 但若沒有「優秀的銷售員」來推廣 , 業績還是起不來 ~ 要如何成為一位 - 「優秀的銷售員」 ?! 很多人都說得很八股 ; 要有熱情啊 , 要有做老闆的高度啊 , 要有同理心啊 … 等 , 其實若這麼容易 , 那我們現在應該從事「零售業」的老闆們或從業人員 , 每個人都發大財了 ~ 要成為「優秀的銷售員」除了上述的幾個基本因素外 , 還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, 才能稱得上 - 「優秀的銷售員」。 第一、要先自重 : 白話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工作 , 要如何做 ? 先從自身的「服裝儀容」做起 ; 不管你是男是女 , 長髮、短髮或光頭 , 男生有無留鬍鬚 , 外著服裝無論是公司制服或自身衣著 , 總要在上班前出現在賣場時 , 一定要 「整潔」 出現在客人面前。讓顧客或同事看到妳 / 妳時是 「乾乾淨淨」 的。 第二、要有團隊互助精神 : 無論是單人櫃或雙人以上的店櫃 , 你 / 妳都必須具備這種要素 ; 有人會質疑 : 單人櫃為何也需具備 - 團隊互助精神 ? 單人櫃更需要 , 因為你必須與別的專櫃合作為 - 互助櫃 , 且與總公司各部門同事有的良好的關係這樣作起事來才有「事半功倍」之效。做事有著團隊互助的精神 , 工作起來才會有 「負責任」 的態度。 第三、要有良好的觀察力 : 銷售時要注意客人的服儀、穿著顏色或於交談中了解從事的職業...

【做生意】買與賣!

圖片
以物易物是人類從有思想後,為了讓自己及家人有更好的生活(更多的慾望) 所發展出來的一種 「 零售 」模式, 最後因想要的更多(無論是:心裡的慾望,身體的需求) 而演化成 「 買與賣 」的一種行為,而這種行為就是 「 零售 」 開端~ 「零售業」是什麼?! 向消費者(包括個人和團體)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帶服務為主的行業 。(參考MBA智庫百科) 這是書上所寫的, 簡而言之:就是 「 買與賣 」的交易模式,有人把它推廣成商業模式,進而賺大錢 或賠更多,而一般大眾已經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了,每日與它息息相關,只是交易對象,商品類別不一樣!   「 買與賣 」最重視甚麼? 「 誠 」與 「 信 」二字   「 誠 」=誠實(對顧客/員工/商品/合作夥伴...等)   「 信 」=信用(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! 對顧客/員工/商品/合作夥伴...等)     但好做嗎?!    非常不好做!因為,人的貪念/慾望太大了,所以很多人到最後都結束自己一手所打造的事業 或禍延子孫 。    如何做?!又要做的長久?!   清末民初有個大商人-喬致鏞說道:    *經商處世要以 「 信 」為重,其次是 「 義 」,不哄人,不騙人,第三才是 「 利 」 。    * 「 人棄我取,薄利廣銷,維護信譽,不弄虛伪 」 以上兩段話,是我從事零售業來,時時刻刻用來警惕自己,不要踩紅線的金句!!! 照著行,必安穩度日,發大財~~~ 喜歡從事 「零售業」的朋友,無論是受雇者 、公司老闆 、攤販業者或一般消費者, 希望大家在交易中都有 「 誠 」與 「 信 」的觀念,不要去訛詐或欺哄別人,這樣妳/你 每日必安穩過日,幸福無比,福延子孫!!! *推薦一部電視劇:喬家大院 有空時大家可以看一看,裡面有些經商之道,可以參考 。 #誠信 #零售業 #喬家大院 #買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