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零售(一):如何運用社群媒體大數據開發你的新商品,讓你更省錢,營運更有效率!
根據#維基百科紀錄,「新零售」一詞於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馬雲於雲棲大會上提出的一個理論,該理論的核心是「(自當年)未來10年20年之後沒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」。所謂新零售是指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,利用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大數據技術,來支援線上的資訊流、金流、商流,以及線下的服務體驗及物流配送的一種全通路零售模式。
「新零售」這一個概念已提出五年,但還是侷限於大型連鎖企業在運作,一般中、小企業只「認識他卻不知如何運作他」,以至於大多數的中、小企業還是走回傳統的營運模式,採購企劃、設計、業務選品、開季上市、促銷折扣、清貨去化庫存…等等流程,周而復始,一遇大型人為或自然景氣(如疫情來襲)影響,資金較為充裕的中、小企業就勒緊腰帶過日子,沒有底氣的企業就關門大吉。整個零售業又進入一個無止盡的『輪迴』趨勢,因為,你還在用80年代的思維在經營21世紀資訊爆炸的生活,你的公司怎麼有條件生存呢?你怎麼會成功呢?
既然是「新零售」就要有『新操作』,而『新操作』就要貼近地氣與日常生活習慣做結合。在社群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中,
你/妳的生活已經跟「大數據」不可分割了。妳在社群媒體瀏覽一個商品時,無形中社群媒體的公司已記錄了你的行為,再根據你的行為推薦妳相關的產品或文章、圖片等,大家被無形的監控著,但也無須煩惱,因為這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身為中、小企業的經營者,你要如何運用「新操作」進入「新零售」的時代中?
運用「使用者數據」是進入「新零售」的第一個步驟。這篇文章我先分享「如何運用社群媒體數據,開發新品讓你的商品都是暢銷品」。以經營服飾業為例;現今昨大部分的品牌都在做一件事-『親手毀掉你的公司』!這是事實不是危言聳聽。
你去環顧這些公司的商品開發、上市、促銷、清貨等營運流程,有哪一個環節是沒冒著風險在運作?都在賭一個未知。經營品牌若在賭一個未知,那倒不如去買彩卷至少還能做公益。
若要檢視這些營運環節,說真的也只有在「行銷或促銷」階段有運用社群數據去投放廣告,然後花了錢還不一定有收入(業績)!
為什麼不一開始在設計新商品時就導入大數據的運用?!如何做?!在商品部門企畫完整個季節的商品時, 進入到商品設計環節中(款式、圖案、顏色…等)就應該運用「社群媒體數據」,讓客戶參與選款,而不是讓業務部選款。你要銷售的對象是-「外部客戶」,就應該讓他們參與在其中。從一開始的選品就應該詢問他們與他們互動,讓客戶從商品開發階段就參與其中,他們不喜歡或喜歡才是重點,客戶參與的範圍越廣,商品的失敗率就越低,失敗率越低就不用降價競爭,讓你的商品「迴轉率」就越高。這良性的營運循環一直持續運作,你的公司的獲利就會越高,獲利越高現金流就會越穩定,現金流穩定你就能讓公司更能生存及更有競爭力!
從現在開始就將「商品開發階段」與你的客戶互動。將商品投放於「公司粉絲頁」或花點行銷廣告費,投放在你設定的「受眾」去與客戶互動,讓他們參與其中,進而變成公司的「先驅使用者」,讓這興「先驅使用者」成為公司的「口碑行銷者」。建議你試試看這方法,進入「新零售時代」,掌握成功的要素,讓公司「基業長青」。
※若您喜歡我的文章內容,請點選以下部落格網址,訂閱並分享
https://liuballretail.blogspot.com/
#新零售#大數據#財富自由 #創業 #零售業 #增加被動收入#成功 #社群媒體#facebook#google#關鍵字#銷售漏斗#銷售階梯
留言
張貼留言